记录不定期的领域模型思考
经济模型和更上层的思考路径
经济模型的构建,首先从经济的根本基础来构建,就如同上次思考的结果一样。从基础开始。在此基础上开始生根发芽构建下一层。所有的案例都是为了强化这些主干知识。
更上层的思考路径是什么,大概率还是要回归到基础科学领域。
比如经济领域的稀缺和效率,计算机领域的空间和时间是根本原理的话,如果说买和卖是正反两面,0和1也是正反两面,那么在宇宙中的正反两面的东西是什么,基础学科中,比如数学,物理,化学,所有的东西都在走向一个趋势,那就是对抗和均衡,也许最后还是要回归阴阳正反两面,如何在这两面性中找到趋势和规律,看透这一切,可能才是最终的目的和走向。所有的表象都是第一性根本原理的无数表达和面貌,烦扰,美妙。
计算机和经济学模型联系和启发
数学模型是基础模型,数学的目的在于用工具高效解决问题,基础就是基础运算
计算机数据结构和算法,重要在于空间复杂度和时间复杂度
经济学领域同样有自己的数据结构和算法,对应于稀缺和效率两个关键词,同样是空间和时间复杂度的问题
针对计算机二进制计算0和1,经济学领域的就是一个买,一个卖而已
人的天性 -> 对稀缺品的需求
交易就是经济中的基础计算:一个人(个人,企业,银行,政府)的支出是另一个人的收入
支出 = 货币 + 信用
无数的交易,组成了市场,市场就是一个基础计算元件,而市场又有非常多的种类,小麦,钢铁,汽车等等
无数的市场组成了经济的全貌:生产力的提高,短期债务周期,长期债务周期
信贷(债务)推进了支出,支出推动经济,良好的信用 = 更高的现金流,更多的可抵押物
更多的信贷和支出,让经济向上发展,但是还债的需要,导致了短期债务周期波动
长期的经济发展还是要靠生产率的提高!这个大波,会因全社会的债务问题导致经济危机,这就是大的长期债务周期
但是根本还是靠生产力的提高让整个经济向上,这就像是计算机科学的发展,还是靠算力等基础技术的发展
如果只靠生产力的提高,那么经济就是一条向上的直线,但是人的天性(提前消费),和信贷的运作规律,导致了经济的波动!
人和人性是这个世界中,不确定性的关键因素!
合理利用信贷,用于提高生产力,则是良性的,反之就是败家
为何会有还债波动,是因为整个社会的生产力,无法产出足够的商品满足需求,所以导致产量跟不上消费,导致通过膨胀
这时候就会出现政府干预,提高贷款利率,这时候就开始紧缩了,这就是短期债务周期,波动的机制
每一次短周期都会不断上升,形势一片大好,人性开始作用,以为经济大好,借贷愈演愈烈,泡沫经济导致了大经济危机!这就是大波
人性让经济小波(用未来的资源换取现在想要的,提前消费)大波(误以为形势大好,上),最终还是要回归生产力水平
交易是经济中的基础计算,人性是不确定因子导致波动,但是也是有行为模型的,整个经济根本还是要靠生产力(就像计算机算力),每个经济领域都有自己的数据结构和算法
数学模型:线性回归,概率模型,博弈论等
关于人性,小波动的主体是个人,大波动的主体则是政府和国家
国家的财富再分配如果不合理,就会导致社会动荡,经济是社会问题的根源
国家,是人的集合体,都是经济主体,规模不同罢了,企业也是
每一个经管领域,都是经济学基本原理的不同角度的模型
个体经验:1,第一要务永远是提高生产率,2,不要让收入超过生产率,3,不要让债务超过你的收入
早期思考图: